政策实践﹀
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研究员受邀参加总台CGTN法语频道圆桌会 共同探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影响
2025-05-08
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执政百日之际,总台CGTN法语频道举办了圆桌会,主持人范婷玉邀请中法学者及企业家共同探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对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关键意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研究员于线下参加讨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永升教授、法国自媒体大V阿尔诺•贝特朗(Arnaud Bertrand)在线上参加。
这次节目视频观看量截止播出当天就达192.5万,获布隆迪国家通讯社、中非国家通讯社、几内亚官方报《自由报》、几内亚观点网、几内亚Group Fréquence Média、刚果(金)《精英论坛报》、刚果 (金)日报网、喀麦隆中喀新闻网、马里快讯、马里《电子日报》、多哥《论坛报》、塞内加尔Cmedia等8个非洲国家的12个主流媒体转载发布15次。

法国大V阿尔诺•贝特朗也是法国企业家、地缘政治观察家,他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普遍反对,会加速“去美国化”浪潮与国际关系重构。他认为:“中国坚决反制特朗普关税不仅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更是构筑了捍卫多边主义与主权平等的重要屏障,为全球遏制强权掠夺树立底线。”
于佳研究员在讨论中提到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本质是以单边霸权颠覆国际贸易体系,而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促进多边合作尤其是强化“全球南方”合作纽带。CGTN网站还专门摘发了这段发言。

以下是于佳研究员在采访中发言的完整内容:
问:美国在对其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税率基础上,推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对等关税”的逻辑本质何在?美国打着所谓“对等”旗号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又胁迫各方与其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这种做法已经以及将对国际贸易、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答:美国的“对等关税”本质上是单边霸权的升级,其核心逻辑是傲慢的“美国优先”而非真正的国际贸易公平,企图通过关税削弱他国产业竞争力。这是对国际贸易规则赤裸裸的破坏,迫使其他国家企业重构供应链或接受美式规则。同时,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美国政治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政策明显针对中国,累计税率远超其他国家。这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而是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延缓中国的产业升级步伐,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那么,美国的关税政策是特朗普个人因素或者是个孤立事件吗?我觉得不是。它实际上是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的集中体现。逆全球化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渐加速的。美国关税政策会导致国际贸易体系崩塌,全球贸易秩序倒退回“丛林法则”。世界银行预测,若关税战持续一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12%,全球产业链重构将推高制造业成本23%,拖累全球GDP增速1.5个百分点。
其实,美国的关税措施对于美国本身也是破坏性的,可谓是损人不利己。我们看到美国股市的暴跌,金融市场动荡。关税政策宣布后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12%,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老百姓也看到食品、日用品价格的上升,民生成本激增。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扩张意愿,最终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据摩根大通预计,美国 2025 年GDP 增速可能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一种双输政策,威胁着全球经济,包括美国经济。
问:于佳女士,在您看来,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中国经济和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美国的技术封锁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比如中国芯片国产化率逐步提高,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也在快速发展。中国高端制造转型成效显著:一季度锂电池出口增长18.8%,电动汽车增长8.2%,广交会上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成为全球采购焦点。正如广交会展现的,全球采购商用脚投票证明“中国制造不可替代”,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压力中升级的深层韧性。
第二是持续推进市场多元化。多元化首先是继续扩大国内市场。内需市场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了一点: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存在贸易紧张局势和美国关税影响,但中国经济表现良好,GDP同比增长5.4%,高于5%的年度目标,并且比世界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要好。
同时,中国继续深化区域合作,特别是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中国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与东盟的贸易联系,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9823亿美元,首次超过欧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7.2%,与东盟贸易占比提升至16.6%,同时今年广交会数据显示,72%的境外采购商来自“一带一路”国家。这种市场多元化有效对冲了美国市场风险。总之,面对挑战,中国经济的韧性仍然很强,GDP在5%左右。这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最大的确定性,应对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
问:和美国政府关税霸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去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请您举例说明,中国在扩大高水平开放包括坚持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效果?面对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在您看来,中国未来可以如何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答:面对美国单边主义,我认为首先是中国应该在多边平台聚力,通过上合组织、金砖机制凝聚发展中国家共识,推动WTO改革。中国坚持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以行动践行“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左右。
同时,我们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继续推动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还聚焦“小而美”项目,比如用太阳能技术为非洲百姓带来光明。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例如在非洲布局智慧能源产业园,这也是我们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重点工作。这里我想专门提一下非洲。我长期以来的工作都与非洲有关,特朗普关税政策直接冲击非洲国家经济,但也可能倒逼出区域合作与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非洲国家可进一步扩大内需、深化南南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新能源和数字化企业到非洲落地。
来源:“佳话亚非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