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最新进展

学术研究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新结构经济学专场顺利举行

2020-12-15

2020年12月5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新结构经济学专场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深圳)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颜建晔副教授、博士后文永恒主持。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朱欢、博士生金伟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院校的9位学者分别报告了学术论文,并就新结构经济学的前沿研究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讨论。

 

Session 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吴清扬报告题为《比较优势与企业退出: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论文。该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企业退出的深层次原因,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企业退出行为的出现,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详细描述了企业退出的特征、分布以及演变趋势,并进行了生存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违背比较优势的企业更容易退出,上述结果通过了宏微观层面上的稳健性检验,分地区、所有制和规模报酬情况的异质性分析以及工具变量回归。另外,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较高的要素成本和较低的生产效率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企业做出退出决策的重要渠道。

 

图片

 

山东大学商学院宁光杰教授报告论文《劳动力流转与资本深化:当前我国企业机器替代劳动的另一种解释》。该文章基于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迅速的背景,实证检验企业层面劳动流转率的提高是否导致企业更多地投资机器设备和研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当前中国高劳动流转率的形成原因。文章通过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临时工比例提高会增加其劳动更换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机器设备和研发投入以替代劳动,考虑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此外,消除户籍制度阻碍、制定合理的劳动力市场管制法律法规等可以降低农民工的过度流转和企业用工成本,也会延缓当前企业过早进行资本深化的过程。

 

图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金伟做题为《供应链金融、企业融资与银行业结构——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的报告。该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发现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整个供应链信息,依托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与第三方物流的监督,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中小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以及银行的福利水平;企业融资规模、风险水平以及大小银行在资金使用、信息甄别比较优势的不同决定了最优银行业结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能够带动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银行业结构升级。

 

图片

 

Session Ⅱ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王志伟报告论文《隐性担保、信用利差与投资水平——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融资平台的新证据》。文章从政府担保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深化金融结构性改革、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等方面阐述了研究背景。文章通过考察债券发行利差、企业行为和隐性担保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尽管中央对城投债不断加紧监管,但还是无法降低隐性担保。其次,同时期具有两个外生冲击,43号文与“一带一路”愿景。文章发现43号文发布后城投债比其他类型的债券投资增加;提出“一带一路”愿景后政府干预刺激投资扩大。同时,文章指出,中欧班列主要铁路枢纽节点城投债的投资上升。中欧班列对投资的拉动有效范围为300公里。

 

图片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武祯妮博士生做题为《中国省域污染产业空间转移治理的环境规制工具选择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报告。文章采用2005-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规制方式分别用强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和命令型环境规制工具来表征,通过静态杜宾模型和动态杜宾模型,实证结果显示:首先,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发达地区的高污染产业伴随着产业承接转移到经济状况相似地区,或资源禀赋互补的欠发达地区;其次,强制型环境规制工具能够弱化污染产业集聚,同时会加速污染产业溢出;最后,东部和西部地区两种工具效果均显著,但是西部地区的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效果最好,中部地区两种工具效果均不显著。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朱欢做题为《经济增长、能源结构转型与二氧化碳减排》的报告。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性来研究经济增长对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所具有的异质性作用。文章使用全球67个经济体199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增长对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转型呈现“U型”关系,与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换言之,只有当经济增长跨过一定门槛,才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双重红利,并且这一效应也存在于高收入经济体、低收入经济体和非资源型经济体。文章研究结论为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下发挥政府因势利导作用、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片

 

Session Ⅲ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马鸿鑫做题为《人口结构对实际汇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全球和中国数据分析》的报告。该文章从理论上对人口年龄结构及城市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和人口人力资本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人口结构对实际汇率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并通过国际和国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人口结构对实际汇率的效应方向及相对强弱。

 

图片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邓林豪硕士研究生做题为《发展战略和政府负债率》的报告。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政府的发展战略对该国政府负债率的影响。文章利用1970-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该经济体的政府负债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国的战略选择越是违背其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该国的政府负债率越高。这一结论在不同固定效应设定、不同数据样本和工具变量回归中均保持稳健。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文永恒做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率缘何下滑、如何应对——体制机制问题还是外部性周期性问题?》的报告。该文章从国内GDP增速持续下滑、价格水平通缩、宏观杠杆率上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等现象出发,首先采用历史纵向归纳法、当代横向归纳法以及多现象综合归纳法检验体制机制决定论假说,随后从实证角度定量验证了外部性和周期性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区域传导机制分析。

 

图片

 

撰稿人:文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