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新结构经济学国际会议

学术研究

第八届新结构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12-17

2021年12月13-14日,第八届新结构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在线上圆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举办,国内外学者通过线上会议就“经济增长”、“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增长理论与经验事实”、“金融与发展”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五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讨论。

 

 

在12月13日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首先做了简短的开场白,对与会者在疫情期间依然孜孜不倦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秘书长王勇主持。

 

Session A:

 

北京时间12月13日上午,专场“经济增长”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朱礼军主持,该专场共报告了3篇论文。

 

耶鲁大学教授Fabrizio Zilibotti报告了题为“Service-Led or Service-Biased Growth?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Accounting across Indian Districts”的论文。该论文通过一个非位似偏好的空间均衡模型来确定经济增长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并对增长的总福利影响和异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Zilibotti教授也对印度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很多洞察性的见解。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谢丹阳予以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西北大学教授Kiminori Matsuyama报告了题为“A Technology-Gap Model of 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的论文。该论文构造了一个各国间的技术差距(采用先进技术能力的差异)存在跨部门异质性的模型,并探讨了在该模型中产生“过早去工业化”的条件。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Francisco Buera予以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朱礼军报告了题为“Unequal Transition: The Making of China’s Wealth Gap”的论文。该论文提供了一个包含经济转型和改革的关键特征的统一理论框架,对中国财富分配格局动态演进的机制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约克大学助理教授陈超然针对该文章进行了点评讨论。

 

Session B:

 

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尤炜主持了专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该专场汇报了4篇论文。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Kjetil Storesletten报告了题为“Business Cycle during Structural Change: Arthur Lewis' Theory from a Neoclassical Perspective”的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个包含增长和结构变化的新古典理论,在该模型中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部门TFP增长和资本积累,并发现它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罗文澜予以点评。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Remi Jedwab报告了题为“Consumption Cities vs. Production Cities:New Considerations and Evidence”的论文。该论文通过65个国家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将7000多个城市识别为“消费型”和“生产型”,并证实了一个国家城市化最初的“发展模式”(包括工业化、原材料出口、农产品出口和去工业化)对于该国主要城市类型以及相应的增长潜力的影响。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Tommaso Porzio予以点评。耶鲁大学教授Costas Arkolakis报告了题为“Aggregate Implications of Firm Heterogeneity: A Nonparametric Analysis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Models”的论文。该论文在不对企业基本属性分布进行任何参数限制的情况下,为一系列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提供了新的框架,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异质性这一假设的重要性。波士顿大学教授James Anderson对该文章进行了点评讨论。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剑桥大学教授Partha Dasgupta在最近出版著作《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的基础上,进行了题为“The Biosphere as an Overriding Structural Feature of Economics”的报告。Dasgupta教授强调了生物圈作为一种自然资本存量的重要性,认为自然资本和生产性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一样,都应该成为衡量社会经济进步的基本元素。通过将生物圈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结构,人们可以更好地衡量与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Dasgupta教授的精彩发言之后,参会者对新视角下关于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如何更好地协调合作,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热烈讨论。

 

Session C:

 

北京时间12月14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客座助理教授夏俊杰主持了“增长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专场,该专场汇报了4篇论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国立首尔大学教授Keun Lee报告了题为“Variet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NIS) around the World and in China, and Alternative Pathways for Growth”的报告,这篇报告结合了Lee教授最新几篇文章,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具体指标,以此来对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钱继伟进行了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王平教授带来了题为“Spatial Misallocation in Chinese Housing and Land Markets”的论文,该论文通过构建动态空间均衡模型,研究中国房地产和土地市场的空间错配对其价格分布的作用,文章指出房屋与土地的扭曲程度是影响房屋价格和城乡居民流动的重要因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助理教授李明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Michele Boldrin报告了题为“Overcoming Backwardness, the Problem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的论文,该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和工人的模型,展示了后发国家再存在技术差距下实现追赶,需要采取低工资等政策而非举借外债来实现资本积累和技术升级。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林毅夫教授点评。最后一篇论文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圣母大学教授Joseph Kaboski报告,题目为“The Stable Transformation Path”,该论文提出了稳定转型路径这一新概念,用以刻画经济转型的中期动态,并能够分析结构转型对投资和增长的影响。该论文将这一概念运用到一些重要的宏观模型和经验事实上。上海财经大学的曹林谊教授予以点评。

 

Session D:

 

北京时间12月14日下午,“金融与发展”专场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徐佳君助理教授主持,该专场汇报了3篇论文。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熊伟报告了题为“The Mandarin Model of Growth”的论文,该论文关注经济增长问题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代理问题,展示了地方政府间的锦标赛竞争会为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刺激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这有助于解释一系列现象,例如不可靠的地方统计数据、地方政府过度借债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勇副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tephany Griffith-Jones以 “Matching Risks with Instruments in Development Banks”为题,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所适宜的金融工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发银行的发展绩效、降低金融工程风险。论文由巴黎政治大学的 Matthias Thiemann教授予以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徐佳君助理教授展示了题为“Development Banks and Green Bond Market Incubation”的研究,搭建全球首个发展融资机构数据库以系统识别绿债发行人中的开发银行。其实证研究发现,开发银行通过三个渠道——先行示范、基准债券、绿债市场标准的制定——对绿色债券市场孵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控制主权绿色债券和政府支持绿债的政策后,开发银行促进绿债市场孵化的效果仍然稳健。中国人民大学高昊宇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点评。

 

Session E:

 

北京时间12月14日晚上,“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专场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徐铭梽主持,该专场汇报了4篇论文。

 

图卢兹大学教授César A. Hidalgo做了题为“A Decade of Economic Complexity”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运用前沿方法来衡量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和复杂度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经济复杂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在近十年的新应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泛美开发银行的Santiago Levy博士报告了题为“Social Protection as Anti-Structural Change Policy in Latin America”的论文,讲述了拉美的社会保护政策对保护家庭免受风险、减少贫困和减轻不平等的作用,以及对生产率和长期增长的影响,指出这一制度保护不完整且不稳定,不利于包容性增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Richard Rogerson予以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大学教授Dani Rodrik报告了以“Africa's Manufacturing Puzzle: Evidence from Tanzanian and Ethiopian Firms”为题的论文,该论文利用埃塞俄比亚和塔桑尼亚两个国家的企业数据,发现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较少扩张规模,而小企业吸收就业,却没有生产率增长,论文用这一差异来解释非洲农业劳动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但制造业等现代部门的生产率不断下降这一现象。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大学教授Celestin Monga予以点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勇副教授带来题为“Endowment Structure and Role of State in Industrialization”的报告,这篇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建立模型,指出了政府力量和结构禀赋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来解答各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Gerard Roland对论文进行了点评。

 

林毅夫院长做总结发言,表示感谢所有参会嘉宾两天以来卓有成效的讨论,并期待在未来几年里与各位同仁继续携手,进一步推进宏观经济结构与结构转型领域的研究。

 

第四次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会议

 

北京时间12月15日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召开了第四次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秘书长王勇主持。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致简短欢迎辞,学术副院长王勇随后对新结构经济学研究所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汇报。随后,学术顾问委员会各位成员为研究院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由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出席本届会议的委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校级教授及威廉·亚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讲席教授Tim Besley爵士;剑桥大学教授Ha-Joon Chang;圣母大学大卫.·F和艾琳·M·森基金会经济学讲席教授Joseph Kaboski;普林斯顿大学雅各布·瓦伊纳国际经济学讲席教授Gene M. Grossman;哥伦比亚大学政策对话倡议组织金融市场总监教授Stephany Griffith-Jones;国立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Keun Lee;拉丁美洲与加勒比经济协会(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LACEA)理事Santiago Levy;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Kiminori Matsuyama;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Ann Harrison;哈佛大学客座教授Celestin Monga;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诺贝尔奖得主Edmund Phelps;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莫里斯·考克斯政治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Gerard Roland;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威廉·罗伯特·伯克利经济学与商学讲席教授、诺贝尔奖得主Michael Spence;哥本哈根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Finn Tarp;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赛格尔家族杰出教授王平。

 


撰稿:陈思、喻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