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专著

学术研究

【新书推荐】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溯源与经典文献

2021-11-08

内容摘要:

ISBN 9787543232679

集中展示林毅夫教授推动的

对现代经济学之“结命”的

重要研究成果;

呈现新结构经济学思想的

发展轨迹与学术概貌。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溯源与

经典文献》重磅出版

 

图片

林毅夫 王勇 赵秋运 等著
ISBN 9787543232679
格致出版社2021年版
 

 

特发布本书前言,以飨读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01

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溯源

 
 
 

对新结构经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端于1988年林毅夫教授对中国政府不以提高利率来治理通货膨胀,以及印度和中国的体制不同却同样以计划来配置资源等现象的思索。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教授悟出,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扭曲内生于政府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由于上述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诸多经济运行和治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从而初步形成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然而直至2009年,林毅夫教授在任职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一周年的讨论会上才正式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名称,并倡导以此作为继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结构主义和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的第三代发展经济学。

 

在世界银行四年工作期间,林毅夫教授深感现有主流经济学理论严重忽视对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的差异性、内生性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研究,从而才会有以“休克疗法”推行“华盛顿共识”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方式的主张。因此,林毅夫教授在世界银行工作期间致力于推动国际发展经济学界回归对经济发展本质和决定因素的研究。经济发展表面上是一个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而本质上则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软硬基础设施等结构不断内生变化的过程。就此,林毅夫教授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对应的政策框架,其核心思想即以在一个时点给定、随时间可以变化并且决定一个经济体总预算和相对价格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经济体各个时点技术、产业、软硬基础设施等结构的内生决定因素。

 

这一理论提出后在国际学术界和政策界引起了关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进展让林毅夫教授确信,沿着新结构经济学的道路,中国经济学界可以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争论近百年,至今悬而未决的诸多重大问题,例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并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同时,也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以此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快速消除贫困、走向繁荣之路。2012年回到北京大学工作之后,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在新结构经济学各领域深入耕耘,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关于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02

本书结构与内容

 
 
 

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发端于转型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但引进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的内生差异性以后,将给涉及经济运行的经济学各子领域带来许多新的见解,导致整个现代经济学的“结   命”。围绕这一目标,在过去十多年来,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众多论文,文献积累不断丰富。本书精选其中的部分经典文献,涉及思想框架与理论溯源、新结构发展理论、新结构转型理论、新结构经济运行理论及新结构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等,旨在呈现“新结构经济学”的学术概貌。

 

本书第一部分收入三篇有关新结构经济学思想框架与理论溯源的重要文献,该部分主要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如何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新结构经济学所具有的新的理论见解,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溯源与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第二部分收入新结构发展理论的五篇重要文献。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一个经济体如何从生产力水平低的产业、技术、软硬基础设施的结构升级到生产力水平高的产业、技术、软硬基础设施的结构,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带来的对就业、收入水平、收入分配、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由于各种结构环环相扣又是内生的,是由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来驱动的,那么就要研究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也就是提高人均资本的拥有量。新结构经济学的主张是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消除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帮助企业家发展根据要素禀赋结构而言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采用和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的技术,迅速将其变成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是竞争优势的产业。

 

研究经济发展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即: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处于全世界的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发明,而发展中国家多数产业技术处于世界产业技术前沿之内,对于和世界前沿有差距的产业和技术,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时可以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后来者优势,这种后来者优势也存在于各种制度安排的创新上。当然在利用后来者优势时对于选定升级的产业、技术、制度安排也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否则就可能变成赶超,结果要发展的产业中的企业没有自生能力,或引进的制度安排无助于效率提高、公平、社会和谐等,以致欲速不达。这方面的思想都可以构建理论模型并以实证资料来检验。

 

本书第三部分收入新结构转型理论的五篇重要文献。对转型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一个结构有扭曲的经济体如何消除扭曲,变成一个各种结构环环相扣都没有扭曲的经济体。扭曲可以发生在产业、技术、硬的基础设施和各种制度安排的层面上,对此,本部分收入的论文以理论模型或以经验实证来探讨扭曲产生的原因、扭曲的后果和如何有效消除扭曲。

 

在转型的研究上,新结构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有两点不同:第一,由于产业、技术、软硬基础设施等的最适宜结构内生于各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因此,扭曲与否是跟自己的“最适宜”的结构比较而来,而非像现在主流文献上把凡是和发达国家有差异的制度都当作扭曲来对待。并且,转型的目标不是发达国家的制度,而是适应于自身发展阶段的产业和技术所需要的制度。这方面可以探讨的议题很多,我们可以把那些发表在重要杂志上有影响的文章拿来,比较我们定义的“扭曲”和他们定义的“扭曲”的差异,用他们所用资料重新验证计算,比较其结果。

 

第二,既然扭曲是内生的,那么,消除扭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能像视扭曲为外生的一般主流文献那样,认为去掉扭曲就可以,而是必须先消除扭曲产生的原因,才能水到渠成,使最适宜的制度安排发挥应有的作用。仔细了解新结构经济学对“休克疗法”和“渐进双轨制改革”的论述,就可以了解把扭曲当作内生和外生为何对转型方式有不同的主张并带来不同的结果。

 

这方面可以开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题目也非常多,例如,为何“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崩溃而“渐进双轨制”却带来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华盛顿共识”把去除保护补贴、取消预算软约束、消除财政赤字以实现“宏观稳定化”作为转型的三大改革内容之一,但是,在多数国家实行“休克疗法”的结果却是预算软约束越来越严重,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而继续给予国有企业保护补贴的国家反而宏观经济稳定,在转型期避免了高通货膨胀?私有化的改革在中小国有企业一般效果好,在大型国有企业一般效果差,为何会有这种差异性?另外,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到主流思潮的影响,金融结构模仿发达国家的结构而不是“最适宜的”,那么金融扭曲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金融结构有扭曲如何消除才能维持稳定并改善经济绩效,包括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等。

 

本书第四部分收入新结构运行理论的九篇重要文献。现代经济学的各个子领域,包括货币、财政、金融、劳动、产业组织、制度、区域、环境、国际发展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如何运行。从亚当·斯密以来,这些子领域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现象,在总结其背后的道理成为理论时,出于理论越简单越好的考虑,通常从众多的社会经济变量中“抽象”出若干决定性的变量,并“舍象”和这个现象没有决定性关系的其他变量,由这几个保留下的决定性变量来构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模型。被舍象的变量在现象发生时是存在的,只是被存而不论。因此,任何一个理论模型其实都是内嵌于(embedded)被舍象的诸多变量之中,这些被舍象的变量就成为这个理论的暗含前提。当这些被舍象的变量发生关键性变化,成为具有决定性时,适用的理论也就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时,是内嵌于存在产能过剩和不充分就业的结构环境之中的。到了60年代,产能过剩和不充分就业的情形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基本已经不存在,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就不仅不能带来就业和增长率的增加,而且得到的结果只是滞胀。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到了70年代就被反对政府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学所取代。

 

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在发展中、转型中国家的运用因为暗含的结构差异而不适用的情形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包括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提高利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优政策选择,其暗含前提是这个经济体中不像社会主义国家或转型中国家那样,存在需要低息补贴才能生存,又不能让其倒闭、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诸多企业。又比如,新增长理论认为创新等于新知识的产生,只能来自自主研发或在自己工作的经验中获得,并研究其成功的条件和影响,其暗含前提则是这个经济体的产业、技术已经处于世界产业、技术的前沿;但对于有后来者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更好的创新机制可能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能因为新增长理论只研究自主创新或干中学来获得新知识,发展中国家也就只能依样画葫芦。

 

本书第二至第四部分之所以按照以上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经济运行等内容进行编排,在于新结构经济学是从一个经济体结构的内生性及其影响来开展对该经济体的发展、转型,以及关系经济运行的现代经济学各个子领域研究的。

 

本书第五部分是关于新结构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收入的两篇重要文献对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提供了技术选择指数测量与计算的具体方法。

 

这些重要文献先后发表于2003年至2019年间。对于部分早期文献,本书需要作以下两点说明:第一,早期文献中出现的“最优产业结构”“最优金融结构”等指的是给定要素禀赋结构下的一些内生的结构变量。由于“最优”一词容易被读者理解成在任何条件下都“最好”的全局最优,为了避免此误解,故在后期的文献中我们转而使用“最适宜产业结构”“最适宜金融结构”等表述。但本书中的早期文献仍保留“最优”的提法。第二,早期文献中出现的“基础设置”提法,即指“软”“硬”基础设施。其中,“硬”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铁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互联网、电信、电网及其他公共设施等;“软”的基础设施即各种制度安排,包括金融体系、政策、法律、文化、思想、理念、价值观,以及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组织等。

  

03

新结构经济学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一场“结   命”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来,主流经济学理论主要来自对发达国家现象的总结,内嵌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制度、文化的结构之中,所以,实际上研究的是生产力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沿的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原理。受到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由于缺乏对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差异和差异内生性的认识,会以为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理论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美国顶级大学的经济学家拿着经济学的教科书到处指点江山,而忽视了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理论的前提条件。在发达国家构建理论时被舍象的许许多多社会经济变量在发展中国家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社会经济变量使得理论成立的前提经常发生关键性变化。把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原理运用在发展中国家时,常常会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

 

总之,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的差异性和内生性引进现代经济学以后,等于是将现代经济学从以发达国家的结构为暗含结构的二维经济学,变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有不同结构的三维经济学。系统研究的结果是会在关系经济运行的各个子领域有许多新的重要的见解,产生新结构宏观经济学、新结构产业经济学、新结构金融学、新结构劳动经济学、新结构创新经济学、新结构环境经济学、新结构空间经济学、新结构制度经济学、新结构政治经济学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新结构经济学不仅是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而且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一场“结命”。

 

目前,新结构金融学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逐渐成型。我们期盼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所有同仁在自己所属的子领域做研究时,都能够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差异性和内生性,存在扭曲时扭曲的内生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运行的内生性等自觉地放在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中。这样大家都有可能抓住时代所给予的理论创新的机遇,成为各自的新结构经济学子领域的开创者。

 

林毅夫 王勇 赵秋运

20217

 

 

来源:格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