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新闻速递

首页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融资报告第三期《国别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正式发布

2021-06-18

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徐佳君教授、王可第博士、茹新顺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国别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于2021年6月18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该报告是“新结构经济学发展融资研究报告系列”的第三期报告。新结构经济学发展融资研究报告系列旨在建立全球第一个发展融资机构的综合性数据库,并促进有关其理据、运营、绩效和效应的原创性研究,以增进我们对于这类重要机构的认知,更好地实现发展融资机构的发展目标。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国别开发银行在发挥反周期作用、弥补基础设施融资缺口、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全球正经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复兴。获得大额、长期且稳定的融资来源是国别开发银行实现上述使命的前提。然而,国别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哪些类型?呈现哪些基本特征?目前的研究者尚未给出答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基于公开的信息源首次系统搜集全球范围内国别开发银行资金来源数据,呈现国别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的基本经验事实,识别经验事实的典型特征,为扎实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打好基础。

 

本报告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来自公共机构与市场主体的资金是国别开发银行融资的两大主要来源;无论是行政化手段还是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政府在国别开发银行融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债券发行是国别开发银行将主权信用证券化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最主要途径,政府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担保保证了国别开发银行可以以相对低的价格获得长期的债券融资。

 

第三,相比于商业银行,留存收益这种内源融资方式和来自政府的股权融资在国别开发银行中发挥着更重要的角色。

 

第四,政府主要通过注资、借款、存款、设立基金、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提供服务费等多种方式支持国别开发银行融资。

 

第五,来自高收入国家的国别开发银行以及多边开发银行的转贷款和官方发展援助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国别开发银行融资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尽管居民储蓄存款作为国别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存在局限性,容易导致期限错配等问题,但现实中可能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近三成的国别开发银行选择接受居民储蓄存款。

 

基于全球范围内国别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的上述主要特征,本报告最后提出了十个研究问题作为团队未来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包括最适宜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融资结构对开发银行的贷款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工具的影响、国开债对本国资产市场的培育等。我们鼓励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学者一起开展学术与政策研究,助力国别开发银行获得大额、长期且稳定的融资来源实现其发展使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具有会计、金融背景和精通阿拉伯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语种的助研同学的辛勤付出为本报告的诞生做出了主要贡献。本报告也从国内外同行评审专家所提供的建设性反馈意见中获益匪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下载报告:

 

中文版                                                            英文版

 

              

                 

                        国别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Funding Source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B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