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新闻速递

首页

新结构经济学及其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执教三十周年国际会议

2017-10-25

内容摘要:

新结构经济学及其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执教三十周年国际会议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联合举办

2017年10月21—2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办了新结构经济学及其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纪念林毅夫教授回国执教三十周年座谈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联合组织举办。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峰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黄季焜教授、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编辑室主任苏保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张林秀教授、新泽西大学Carl Pray 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ain de Janvry教授以及来自海内外的多名学者和嘉宾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以新结构经济学和农业发展为中心内容,深入探讨了相关话题,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丰硕成果。
 

21日上午:
新结构经济学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编辑室主任苏保忠教授先后做欢迎致辞。林毅夫教授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新老朋友参与座谈会,指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苏保忠教授欢迎大家参与会议,接着介绍了《中国农业经济评论》期刊,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中国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鼓励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阐述了中国的农业革命并介绍了林毅夫教授的研究成果。卢峰教授首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总产出和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就业率不断下降。接着介绍了林毅夫教授对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推动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即“好政策”和“人努力”、“科技进步与现代投入”以及“开放环境的助推作用”。最后指出当下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诸如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农业环境污染、食品质量安全和国家政策对谷物价格的过度干预等。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黄季焜教授综合路径、动力和结果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的农村转型经历。通过和同时期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农村转型的变化路径和内在逻辑。黄季焜教授指出,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变革、市场化改革、劳动力和土地租赁市场改革、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制度、政策和投资的依次开展,农村的变革将逐渐深入。同时指出快速的农村转型和农业结构变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这也正是中国农村的发展经验。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了结构变迁和贫困消除的现象。指出50年代初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采取了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因而违背了比较竞争优势,从而长期陷入贫困之中。而不被主流经济学理论认可的亚洲四小龙及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大陆因为采取了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发展战略,以率先发展符合比较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因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进而迈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林毅夫教授针对以上现象,即主要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而非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以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作为基本点,解释了产业变迁的内在逻辑,指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途径在于采取符合要素禀赋结构因而也是符合比较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有为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化。


 

21日下午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对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做了细致的回顾,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土地政策,指出党和国家在农村历次改革中所坚持的两条标准: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阐述了农村近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陈锡文主任同时指出了当下农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大的耐心解决好这些问题,并做了热切的展望。陈锡文主任阐述了农村改革的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要加强对农民财产权利的保护,三是要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农业经营体系的改善。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均等化,鼓励农村发展新产业等。


 

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阐述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经验的思考。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解释,主流观点认为是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钟甫宁教授则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独特的一面,即存在着一个强政府,能够大规模地配置资源。通过对自由市场和“华盛顿共识”的分析,指出自由市场存在着诸如无法保证宏观效益、无法保护相关产业等问题,而一个有为的政府则能部分补偿这些不足之处。这也许正是中国的独特经验。钟甫宁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会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张林秀教授介绍了自己对中国农村四十年来非农就业情况的研究。通过对过去四十年农村非农就业采样数据的处理和研究,分析了非农就业的特点,阐述了非农就业和就业地点、就业部门、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农村非农就业比例不断增加,大多数非农就业转移到了其他县市,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第三产业就业,非农就业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张林秀教授最后展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发展高中及以上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阐述了中国土地制度的结构特点和变迁过程。刘守英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独特的农村和城市土地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在用地转化上获得巨大收益,长期推动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度依赖土地的发展政策问题重重,难以为继。深化土地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将不再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土地功能发生变化,城乡交互得以加强,以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立的土地制度模式将得以确立。


 

22日

22日的会议以新结构经济学和农业发展的主题继续开展。来自海外的Carl Pray教授、Alain de Janvry 教授带来了更多国别比较的案例。此外,更多的年轻学者先后登台,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2日上午

美国新泽西大学Carl Pray 教授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例,研究了巴西、印度和中国农业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状况,并以此来研究新结构经济学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应用。Carl 教授指出,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中国政府的投入最多,接近新结构经济学模式;巴西政府则投入最少,接近自由市场模式;印度则介于中国和巴西之间,采用了混合发展模式。而从三个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和巴西的效益较高,而印度则较低。Carl教授指出这其实和新结构经济学的预期并不相符。林毅夫教授和Carl教授就此展开进一步讨论。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ain de Janvry 教授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风险消除、冲击应对和风险管理在农业中的作用。通过可控实验的方法,Alain教授详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指出根据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投资,即选择符合比较竞争优势的策略是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旱作农业地区存在着阻止绿色革命和农业转型的风险,需要根据风险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转移和消除的组合安排以最大化地促进生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新杰博士介绍了自己在农村人口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通过建立包含家庭财富、城市汇款和家庭非农就业人数等因变量的计量模型,利用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人口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人口迁移而导致的农业劳动人口减少降低了农业生产率,而城市汇款却能提高农业生产率,但总体效果是降低的农业生产率。


 

日本神户大学赵来勋教授通过模型分析了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一些相关的改革措施。通过将户口、城市化政策、贸易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和特别经济区政策等纳入模型,详细地分析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指出户籍制度有损农民工利益而补贴制造业公司的现实,同时阐述了上述不同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22日下午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教授通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经济体采取不同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政府采取由“赶超战略”引起的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则会严重降低国家福利水平;如果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产业政策,则会影响国家的产业升级,进而影响国家福利水平;只有政府采取符合要素禀赋结构,即符合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政策,则有利于加速产业的升级,进而提升国家福利水平。
 

厦门大学杨子砚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契约制定的研究。通过建立纳什要价博弈模型,动态地分析了土地出租供需双方对契约灵活性和契约租金水平的影响。基于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面,土地出租量越大,租用者要价能力越强,契约灵活性越高,租金水平越低。此外,租用者的身份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和出租者越不熟悉的租用者,租用土地所付的租金越高,签订的契约的灵活性也越低。
 

合肥工业大学王宇新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收益和农业金融服务关系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并利用安徽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在不同资产价格增长速度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业金融服务的影响。随着资产价格增长速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资产领域,从而减少了农业金融服务。适度的资产价格增长速度有利于同时保障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收益和农业金融服务的提供。
 

浙江大学赵吕航博士介绍了自己对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农业集群发展影响的研究。通过对开化县龙顶茶生产的研究,指出当地政府由于在上个世纪末采取了适当的产业激励政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龙顶茶的发展和扩张,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指出,由于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有更高的信息灵敏度,因而更容易根据当地的比较竞争优势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和嘉宾们热烈交流,对新结构经济学和中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是SSCI收录的英文期刊,将出版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暨新结构经济学专辑。




撰稿: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