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新闻速递

首页

我院颜建晔副教授论文被经济学顶级期刊接受发表

2018-01-12

内容摘要:

经济学顶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的网站上“正式接受待刊论文”(Forthcoming Articles)中刊出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颜建晔副教授及其合作者何英华(Rice University)、Antonio Miralles(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Marek Pyc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论文“A Pseudo-market Approach to Allocation with Priorities”




该文是一篇重要的市场设计工作,沿着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12)Alvin Roth的思路在没有自发市场的资源配置环境中进行市场设计研究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颜建晔副教授等在研究中指出,一个好的“虚拟市场”匹配机制所应具有的理想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机制的福利性质和机制的行为性质。福利性质主要包括“有效性”和“公平性”,行为性质也称可行性,主要包括“稳定性”和“抗操作性”(strategy-proofness)。匹配机制在国际学术界不仅理论研究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对理论上推出机制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更是广泛存在。在公共管理领域和一些实务界,都可以应用各种理论机制所编制的匹配程序实际运作,实现有效的配置。颜建晔副教授等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G-CEEI机制(含优先权的配置问题研究:一个虚拟市场方法),不仅完成了G-CEEI机制之设立及其性质(福利与行为)的全部理论证明,并与世界上现行的、广受理论家推崇的匹配机制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和Boston Mechanism所能得到的匹配结果(及其福利与行为性质)进行了充分的理论比较。在理论上,G-CEEI是一个更广义的机制,即当某些条件满足时,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又称Gale-Shapley Mechanism)和Boston Mechanism分别成为G-CEEI的特例;同时,由于G-CEEI是一种虚拟市场(Pseudo Market)机制,其能够实现市场均衡的价格组也能够比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实现更多的配置。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系列学术杂志(含Applied Economics、Economic Policy、Macroeconomics、Microeconomics)是仅次于经济学Top 5的国际A类期刊,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同属于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旗下。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刊载原创性并经同行严格匿名评审的微观理论、产业组织论文,以及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微观视角研究,它主要发表理论论文和拥有理论框架的实证或实验工作。


颜建晔与合作者中的何英华都曾在林毅夫教授创办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获得硕士学位;之后颜建晔在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ean Tirole教授和欧洲知名将博弈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研究的Thomas Mariotti教授(Econometrica副主编);博士毕业后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Economic Inquiry、Energy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以及《经济研究》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9篇,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由林毅夫教授创办并担任院长,系国家首批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其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自主理论创新和高端智库型研究机构。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创立和倡议的第三波发展经济学思潮。新结构经济学提倡以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国家的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等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其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有效的市场”也要有“有为的政府”。新结构经济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科学语言来表达,并且对非洲和波兰等发展中与转型国家产生了重要政策实践影响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