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院颜建晔副教授论文被经济学顶级期刊接受发表
2018-01-12
内容摘要:
经济学顶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的网站上“正式接受待刊论文”(Forthcoming Articles)中刊出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颜建晔副教授及其合作者何英华(Rice University)、Antonio Miralles(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Marek Pyc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论文“A Pseudo-market Approach to Allocation with Priorities”。
该文是一篇重要的市场设计工作,沿着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12)Alvin Roth的思路在没有自发市场的资源配置环境中进行市场设计研究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颜建晔副教授等在研究中指出,一个好的“虚拟市场”匹配机制所应具有的理想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机制的福利性质和机制的行为性质。福利性质主要包括“有效性”和“公平性”,行为性质也称可行性,主要包括“稳定性”和“抗操作性”(strategy-proofness)。匹配机制在国际学术界不仅理论研究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对理论上推出机制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更是广泛存在。在公共管理领域和一些实务界,都可以应用各种理论机制所编制的匹配程序实际运作,实现有效的配置。颜建晔副教授等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G-CEEI机制(含优先权的配置问题研究:一个虚拟市场方法),不仅完成了G-CEEI机制之设立及其性质(福利与行为)的全部理论证明,并与世界上现行的、广受理论家推崇的匹配机制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和Boston Mechanism所能得到的匹配结果(及其福利与行为性质)进行了充分的理论比较。在理论上,G-CEEI是一个更广义的机制,即当某些条件满足时,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又称Gale-Shapley Mechanism)和Boston Mechanism分别成为G-CEEI的特例;同时,由于G-CEEI是一种虚拟市场(Pseudo Market)机制,其能够实现市场均衡的价格组也能够比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实现更多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