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教学培养/ 新结构经济学夏令营

教学培养

【第六届夏令营】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专场讲座

2019-07-16

2019年7月5-8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优秀学子夏令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举行。7月6日下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黄斌和国内智库研究员惠利在政策实践专题讲座上,介绍了国内智库的实践研究动态与成果。

 

 

黄斌研究员发表题为“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有为政府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路径探索”的演讲。基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这一根本出发点,新结构经济学主张遵循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成功之道,产业政策是因势利导型政府的有用工具。黄斌研究员首先解释了“有效市场以有为政府为前提,有为政府以有效市场为依归”的含义,即“有为政府”依托比较优势而创造的软硬基础设施,是实现“有效市场”价格信号的前提,而“有为政府”采取的因势利导政策,应在解决符合当期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瓶颈后退出,并制定新的政策以解决下一期符合比较优势产业的瓶颈。

 

黄斌研究员进一步指出,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不同,是一个从一般性原理还原到特殊性对策的过程。他围绕新结构经济学指导国别和区域发展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框架和五类产业政策、现实中怎么不断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的挑战和思考这三部分做具体展开。首先介绍了国内智库在政策实践研究中如何判断比较优势和五大产业的方法和一般指标。其次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要素禀赋流动等方面分析了国别框架与地方发展的异同,论证了地方发展也同时适用GIFF框架和五类产业政策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从潜在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地方产业升级过程中,有为政府如何进行增长甄别,对标招商引资对象、培育创新创业、发现企业萌芽,并通过市场规模和竞争情况判断产业内和产业间升级路径;如何进行因势利导,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通过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人才资本引入、政府采购、研发补贴等措施,以实现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报告对基于新结构研究视角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影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关系做出思考。

 

最后,黄斌研究员介绍了目前国内智库所关心的话题和正在进行的若干项工作,包括面向中央和相关部委的高端智库咨政建言、与地方政府和智库研究机构、龙头企业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长期合作等。在区域上,重点关注中国的脱贫经验、先进区域的转型升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在产业方面,关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及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与变革性产业。

 

 

惠利研究员以“比较优势、自生能力与产业扶贫”为题发表演讲,主要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产业扶贫的理论逻辑、产业扶贫案例研究和结论这五部分展开。产业扶贫的理论逻辑包括:要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因势利导作用,解决软硬基础设施的约束;要促使产业主体具备自生能力。

 

她梳理总结了甘肃定西马铃薯、山东寿光蔬菜、湖北潜江小龙虾的产业发展案例,分别从产业发展路径、扶贫经验、发展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如何依照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因势利导,制定并推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计划。最后,总结案例经验: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可持续性和根本性具有重要意义;二、甄别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实现产业扶贫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前提,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三、产业扶贫需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取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才能更大程度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四、产业扶贫要通过改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自生能力的形成,最终实现脱贫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

 

最后,惠利研究员指出,中国区县经济发展经验丰富,对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贡献包括: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地区脱贫和全球减贫提供经验支持和案例总结;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如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如何发挥政府因势利导作用,进而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促使产业脱贫;为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和脱贫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

 

 

通讯员: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