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教学培养/ 师资培训与课程支持

教学培养

平新乔教授在首届新结构经济学师资培训大会上的发言

2019-08-29

平新乔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首先祝贺林毅夫老师和付才辉老师的《新结构经济学导论》今天出版发行,祝贺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师资培训班开班。我和林毅夫做同事20多年,但是对新结构经济学的重视和学习也是在这两年发生的,尤其是2017年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这五年里,剑桥大学出版社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六部英文版的林老师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专著,还有其他出版社出的林老师的很多书。林毅夫老师在这方面的成果是世界性的成果,是系统性的阐述。这两届的国际研讨会我都来听,因为从新结构经济学这个视角出发以后,很多原来不清楚的问题有了比较新的视角,有了更深的层次。

 

我今天主要讲三点。

 

第一点,新的学说诞生以后,应该是将这块儿的思路写入教科书传播,在传播当中得以发展、得以完善。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规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基本上是大学教书时候的讲稿的改造,写书的时候他已经不教书了。基本的内容、提纲是教书的讲稿形式,不过写书的时候更加科学。那个时候经济学还没有进大学的经济学系,经济系最早是剑桥大学在1907年成立的,1907年以前经济学的传播主要是在媒体上写小册子、写书,大学里面有经济学课,但是没有经济学系,传播速度比较慢。经济学家有了想法以后,就写信相互讨论,学说慢慢就完善。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19世纪中叶写的,因为他的书写的好,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马歇尔写了《经济学原理》以后就很少写论文了,他一辈子只写了十几篇论文,主要写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从1890年第一版到1924年去世以前出了第八版,中间不断地完善修改。这部书影响很大,影响至少半个世纪。就凯恩斯经济学而言,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通论》也是反传统的,是超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通论》出来以后,也是成为经济学的教科书,当然主要是研究生的教材,通过这样一个扩张、传播,经济学一个新的体系就出来了。《通论》传到美国时,萨缪尔逊还在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做研究生,凯恩斯的书就成为美国当时一代年轻的研究生的教材,讨论经济危机、宏观、微观之间的协调、失业、货币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新一代年轻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心,这些年轻经济学家后来大都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凯恩斯的《通论》写的并不清楚,也不通俗,当萨缪尔逊自己当老师时,1948年就写了一部《经济学》,实际上是超越了凯恩斯。萨缪尔逊的这部《经济学》传播了70多年。任何体系都不完善,肯定需要不断的完善,需要用写教科书的办法传播学说,引起争议,提供更好的研究的平台、培养人才的平台、思想库的平台,学科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我很欣慰也很高兴林毅夫老师和付才辉老师的《新结构经济学导论》的出版。林老师还很谨慎的,他教新结构经济学、讲中国经济专题已经20多年,但是他的书2019年才出,所以还是很谨慎的。这本书我亲眼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改了两次,好好改了两回,这点值得庆贺。

 

 

第二点,新结构新在什么地方?经济学里面也不是说没有人讲结构,凯恩斯以后,罗宾逊夫人,哈罗德、卡尔多、包括希克斯这批人都是讲结构的,受这批人影响的发展经济学也是讲结构的。这批人的书我都读了,我发现,他们讲结构,有什么特点呢?他们讲结构是反市场的,一讲结构就论证结构这个领域,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他们用来抗衡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结构起作用的地方市场机制就有限度,在非结构的匀质经济里,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可以的,到了结构领域市场经济就失灵了,只有政府调控、政府统筹安排起作用。所以他用结构来证明不平衡,市场经济把事情搞糟,搞的不协调。他们主要讲这件事,包括希克斯后期好多著作也是讲这个事。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经典的教科书有没有结构呢?也不是没有结构,是有结构的。比如我们讲消费者理论,讲偏好,每一种效用函数就是一种偏好结构,这也是一个结构;每一种生产函数,比如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比如CES生产函数,我们推出来就是一个生产结构。但是他推完就完了,只是水平的结构,他不讲结构的变迁,不讲结构的升级。那就是把结构看成是给定的, 外生的。1985年开始我在北大经济学院教微观经济学,教了三十五年了,我要从经典的既定的经济学框架里研究结构变迁、研究结构转型、研究结构提升做不到,这当然主要还是我本人的水平所限,同时也反映出我所出发的经济学理论是不足的。我是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但是美国的教科书里面没有一章讲产业怎么变迁的,没有一章讲产业怎么升级的,结构升级在现有的经典的产业理论里面是空白。

 

所以我就说新结构至少有两个方面、两个维度是新的:第一,他跟旧结构,跟剑桥的旧结构有区别。旧结构讲结构就是非市场,讲结构就是市场限度,市场的不作为,市场失灵。但林毅夫恰恰相反,是用新古典、用市场主导的方法来研究结构的变迁,用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恰恰是在承认市场的功能的基础上,来研究结构的变迁,这个就跟旧结构区分开了,跟旧结构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个方面跟新古典又有差别,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结构变迁,解释不了结构内生,解释不了结构升级。其都只是水平的转动,在同一条无差异线上移动,不能动态的研究一个结构,一个发展过程怎么变迁,怎么实现升级。从我的理解来说,以上两个维度,新结构经济学跟旧结构主义有差别,跟新古典经济学也有差别。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新结构新在什么地方。

 

 

第三点,上午林老师也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要发展的。马克思专门讲他的学说是结构经济学,《资本论》第三卷有这个话:“我的经济学就是结构经济学”。他讲的经济基础又叫经济结构,这是他的原话,而且他确实研究结构,研究19世纪的经济结构,产业革命以后英国结构的变迁。整个《资本论》第二卷就是结构,农业结构、工业结构、结构平衡,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与生产资料生产部类之间的结构平衡。第三卷讲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平衡,结构失衡金融就危机,很经典。这块东西马克思以后没有再发展了,150年过去了以后,整个世界的金融、经济、产业、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没有人好好的总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路线,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总结经济发展,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也是很珍贵的。

 

新结构经济学既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为指导,又承认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有效的,同时又用这个方法研究结构,并不是否定市场的,虽然结构也有市场经济不适应的一面,但是新结构经济学用市场经济解释结构变迁,这实际上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都放在结构变迁的框架内,实际上也是可以统一的。这样会引起经济学巨大的革命。我关注微观经济学,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个巨大的革命——信息革命(信息经济学)。这个革命完成了,这个革命产生了机制设计理论,主要经济学领域是研究怎么样搞组织设计,合约设计,制度设计;在这个领域里面,研究产业组织各种策略互动、行为互动所发生的效应。但对结构供给侧方面没有涉及。最近20年,整个经济学基本理论没有突破,还是那些东西,经济学停滞了20年了,不要说中国,世界也是这样,很多是在微观计量方法论上有突破,但是重大理论突破没有。这也是符合经济学发展规律的,有点像100年前20世纪初经济学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没有重大突破一样,经济学发展在积累基础,寻找重大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新结构经济学在林毅夫老师的带领下,制定这样的研究,会具有世界意义。

 

我要说的就这三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