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教学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动态

教学培养

2025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朱永华:知成一体 使命必达

2025-07-03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以及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新结构20级的博士生朱永华,非常荣幸今天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其实思考了很久要说些什么,不出意料的话,林老师肯定会有一番振奋人心的发言,这类话题我并不擅长;其他同学大概率会讲一讲求学的艰辛、耕耘与收获,顺便再憧憬一下未来,这类话题我似乎也不擅长。我擅长什么呢?追剧。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价值观。最近刚好有一部特别应景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名字叫做《长安的荔枝》,之所以用“应景”这个词,是因为现下正是吃荔枝的大好时节,所以今天也想借荔枝为题。

 

《长安的荔枝》这部电视剧是根据马伯庸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而来,以大家熟知的历史典故——“一骑红尘妃子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古代职场故事。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被任命为“荔枝使”,负责在杨贵妃寿辰前将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这个看似光鲜的差事,实则是一道催命符——因为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在唐代的交通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人公李善德为了将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历经艰难,甚至赌上性命。表面上看,这是要给关于职场智慧的故事,但更深层次上,它关乎使命、责任与坚持。

 

作为经济学博士生,我们的求学之路何尝不是一次“运送荔枝”的旅程?数据、模型、论文,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我们曾在深夜推演公式,在反复修改中怀疑自己,在学术会议上接受尖锐的提问……但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优解,在资源约束下实现目标。

 

然而,经济学不仅是冰冷的数字和文字,更是关乎人的学问。《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坚持背后,是对“使命必达”的敬畏。而我们的使命,是用专业知识回应真实世界的难题。未来,无论我们是走进高校、政府、或者企业,愿我们始终记得——学术的终极价值,在于让理论落地生根,让研究服务社会。这也正是咱们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的“知行合一、知成一体”!

 

最后,我想用《长安的荔枝》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愿我们永远保持这份清醒与勇气,在经济学的大唐版图上,走出自己的“荔枝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