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返回
X
首页/ 学术研究/ 期刊合作

学术研究

“大国增长路径及外部风险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2019-12-16

12月14日,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大国增长路径及外部风险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报告了9篇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论文,并邀请到十几位知名学者进行点评,30多位与会学者以“报告-点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王勇主持了开幕式,他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坚持深化国内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倡导全面开放,实现全球合作共赢。本次会议对从学术层面深入探讨中国在当前宏观形势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战略,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勇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通过视频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有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从学术层面揭示中国成功背后的道理,不仅是一种理论创新,也会对政策有启示意义。世界85%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成功背后的道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世界互为影响,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何趋利避害,需要学术届集思广益。最后,他预祝本次会议取得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副主编王利民致辞指出,本次会议汇集国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我们实现这个复兴的理想的因素有哪些、中长期及短期经济运行中存在哪些风险,需要精心甄别、评估可能。《中国社会科学》以服务学界的高端学术平台为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一路得到各个高校学者的支持。本次会议严格遴选论文,并采用“小型专题研讨会”的形式,确保与会学者在评审、讨论各环节得到充分的交流。

 

王利民副主编致辞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兼金融学院院长、吉林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主持了上午的第一场学术报告。

 

李晓教授主持报告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教授王勇报告了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型博士后汤学敏的合作论文“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al Change, and Skill Premium: From the Aspect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该论文使用中国制造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导致了工资不平等(用“技能溢价”衡量)现象,而国际贸易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对制造业的就业和技能溢价程度产生影响。

 

王勇副教授报告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青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该论文不仅研究技能溢价,还通过建立一个严谨的内生动态模型,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刻画。此外,他针对论文的细节处理,提出了几个建设性意见。

 

刘青教授点评论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主任、武汉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卓主持了上午的后两场学术报告。

 

李卓教授主持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张敏报告了与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杨连星、复旦大学教授袁志刚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徐铭梽合著的“贸易大国进程中的中国就业——来自地级市层面的微观证据”一文。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了 2000-2013年间中国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变迁对于地级市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大国的发展对于地级市就业影响的变迁主要来源于地级市出口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张敏研究员报告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进行点评,他指出论文注重整体趋势的描述,实证部分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接着,他从理论建模方面提出两点建议,即假设可考虑中国劳动力弹性和跨区域流动的典型事实;生产函数可以进一步放松。赵教授还就实证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赵忠教授点评论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夏俊杰报告了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博士研究生张皓辰合著的题为“结构变迁与产业转移——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的论文。该论文从产业转移、中美贸易等角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事实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实证研究发现,2010年之后,随着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升,中国的比较优势发生显著变化,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呈现出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

 

夏俊杰助理教授报告论文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这篇论文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国内尚缺乏对典型重大现象的基础性和事实性研究,这篇论文涵盖跨国、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或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力。陈教授建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问题导向性和故事一致性,将数据做得更细一些,并明晰文章的政策价值。

 

陈斌开教授点评论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平新乔教授主持了下午的前三场学术报告。

 

平新乔教授主持报告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王歆报告了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林毅夫、耶鲁大学博士研究生向为合著的题为“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企业自生能力”的论文。该论文以微观数据强调了企业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是否与企业所在地的要素禀赋结构一致是造成行业内企业表现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选择由所处的行业特征与其所在地区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共同决定,说明我国整体上对企业的技术选择没有过度干预,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在发展战略偏离比较优势的地区,企业过多分布在竞争力较低的行业。

 

王歆助理教授报告论文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刘明兴对论文进行了评论,他结合一些事实观察,对论文中变量的选择以及从实证分析到得出结论的解释论证方面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刘明兴教授点评论文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吴清扬报告了与南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姜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秋运合著的题为“比较优势与企业退出”的论文。该论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详细描述了企业退出的特征、分布和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违背比较优势的企业更容易退出,且较高的要素成本和较低的生产效率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企业做出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

 

吴清扬报告论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汝岱进行了点评,他就文章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定义、比较优势偏离度量指标等方面的改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杨汝岱副教授点评论文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一林报告了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林毅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朱永华合著的题为“经济扭曲、金融扭曲与渐进式金融改革”的论文。该论文指出,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以本国企业拥有自生能力为暗含前提,而转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面临的要素禀赋约束不同,未必具有自生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时,不应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到金融扭曲内生于经济扭曲的可能性,在消除经济扭曲的过程中逐步消除金融扭曲,以避免因金融改革引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张一林副教授报告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杨子荣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俄罗斯、拉美国家等国家采用金融自由化改革,反而导致了经济社会动荡,该论文具有重要意义,且研究涵盖面丰富,为未来新结构金融学领域的研究拓展打开了很多空间。接着,他从宏观调控、利率管制、经济与金融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杨子荣研究员点评论文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兼金融学院院长、云南财经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龚刚教授主持了最后三场学术报告。

 

龚刚教授主持报告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江深哲报告了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教授王勇、博士后李欣泽合著的题为“产业竞争、贸易博弈与大国增长”的论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当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停滞时,两国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深化对发达国家的福利影响存在先增后减的效应。但当发达国家保持一定的创新速度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深化与产业升级总是同时增加两国的福利。

 

江深哲助理教授报告论文

 

上海财经大学助理教授唐荣胜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论文中的模型精致有效,可以从理论上严谨地分析贸易战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并解释发达国家在动态过程中要增加关税的原因。接着,他从出口结构和发达国家福利、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变化、TFP和技术进步趋势等几方面的典型事实,对文章的改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唐荣胜助理教授点评论文

 

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资深访问教授高柏报告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朱兰合著的题为“外部风险与大国战略:打造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为基础的未来竞争优势”的论文。该论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新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竞争优势,以及逆全球化、贸易战和新的科技革命对这一竞争优势带来的挑战,并研究了打造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形成未来新竞争优势的战略路径。

 

高柏教授报告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华教授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该论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的制造业产业的发展脉络、现状、机遇和挑战有很好的把握和观察,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进一步建议加强经济学角度的分析逻辑,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为切入点,对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市场规模四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张建华教授点评论文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教授侯麟科报告了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飞跃、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刘明兴合著的题为“技能匹配,官员晋升与国家能力:基于新结构经济学对建国后长期发展动力的新解释”的论文。该论文以建国后省级官员的长期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经济绩效、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通用技能水平对省级官员的晋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侯麟科副教授报告论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发表了点评。他指出,中国官员晋升的实证研究面临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等多方挑战,该论文是对现有官员晋升实证文献的重要补充。他建议文章进一步考虑“通用技能水平”的内生性问题和产业结构变迁对官员选拔的影响。

 

翁翕教授点评论文

 

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宏图教授也对该论文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总体而言,该论文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对技能匹配和官员晋升二者的关系研究得较为清楚。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实证回归分析,并对国家能力的形成、有为政府的内涵做进一步研究。

 

邓宏图教授点评论文

 

最后,王勇学术副院长对参会学者表示真挚的感谢。他总结道,本次会议从结构变迁、贸易、产业升级、转移、金融、企业自生能力、政府制度等关键方面对国家增长路径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有利于深化新结构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也对深入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有重要意义。“大国增长路径和外部风险研究”学术研讨会至此圆满结束。